九月的三晉大地,汾水含章,秋意漸濃。山西瀟河國際會議中心內卻熱潮涌動,2025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在此舉行。
兩天的時間里,多國政要、院士專家、跨國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從高端對話的思想碰撞到前沿技術的驚艷亮相,從成果路演的精準對接到合作簽約的務實落地,這場以“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為主題的盛會,不僅展現了全球能源轉型的“中國智慧”,更交出了山西大力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高質量發展新答卷。
智慧交流
能源轉型下的“山西擔當”
論壇現場,巨型LED屏上滾動播放的畫面震撼人心:中國南極秦嶺站的清潔能源系統熠熠生輝、山西礦山的智能化協同亮點閃耀……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際的能源新圖景在此交融。
在會場,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指出:“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革命前升幅首次突破1.5℃,極端天氣頻發倒逼能源轉型進入‘加速期’。”他的話語引起了參會人員的深思,而中國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更讓在場者感受到全球能源變革的緊迫與中國決心。
作為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山西的轉型實踐始終是論壇焦點。全省已建成智能化礦山298座,煤炭先進產能占比超83%,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裝機占比突破50%,實現了綠色發展的歷史性跨越……論壇上,一組組數據、一個個實例揭開了山西這份“擔當答卷”。
匈牙利國會副主席歐拉·勞約什的評價頗具代表性:“曾以‘煤都’聞名的山西省,如今已成為綠色轉型的典范。”
綠色轉型發展動能不斷增強,山西能源轉型發展積厚成勢,低碳經濟大有可為……開幕式上,與會嘉賓紛紛盛贊山西在深化能源革命、促進轉型發展方面的舉措及成效,以及山西能源轉型前途光明、機遇無限,必將書寫出輝煌新篇章。
國際會議上,一場關于“國際國內能源轉型經驗及對山西啟示”的討論引發熱議。
在論壇嘉賓、中國礦業大學安全科學與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爽看來,“十五五”是山西省礦山從根本上重塑發展模式,邁向安全可控、綠色低碳新階段的歷史性窗口。團隊將進一步加大科技和智力支持力度,為山西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貢獻智慧力量。
面對“如何錨定轉型發展方向”的提問,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呂文斌給出明確答案:“從山西看,就是要抓好能源轉型產業升級和適度、多元發展。”
“清潔,低碳,安全,高效。”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從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及實踐的角度,梳理了煤炭領域前沿技術的發展脈絡和實踐案例,也讓人們看到煤炭產業的綠色轉型潛力和技術可行性。
思想的碰撞最終凝聚為行動共識,為山西后續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埋下伏筆。開幕式暨高級別會議、5場國際會議、6場平行的專業論壇、7類主題活動,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議題設置涵蓋傳統能源轉型、能源科技創新、人工智能賦能能源轉型等多個熱點領域,全力打造智慧交流、成果共享、對接合作的國際盛會。
科技創新
博覽會展現的“硬核實力”
穿過論壇會場的長廊,同期舉辦的2025年山西(太原)能源產業博覽會5萬平方米的展區里,從“煤海蛟龍”到“綠氫重卡”,從AI運維到極地光伏,400余家國內外能源領域企業集中展示新技術、新成果、新應用,立體呈現著能源產業綠色化、智能化、高端化的發展路徑,科技感滿滿。
作為山西本土汽車制造企業,成功汽車攜新能源與智能網聯領域最新成果亮相,重點展示了其首款純電戰略車型——新一代純電小卡星馬T3E。該車型集高效、智能于一身,核心亮點突出。成功汽車常務副總經理王景雨表示,此次參展旨在積極擁抱技術趨勢,與行業深度交流,以創新的新能源產品和實際行動,為物流行業降碳減排、推動運輸體系綠色可持續發展注入新活力。
“依托潞安獨有的煤制CTL基礎油資源,浸沒式數據中心技術方案兼具‘長效絕緣+高效散熱’雙重優勢,對新型能源基礎設施有‘降本增效+低碳運行’的雙重價值。”現場工作人員王杰介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西潞安太行潤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核心創新成果亮相能源科技創新展區,其自主研發的浸沒式液冷技術及全系列煤基潤滑產品,成為展現山西能源產業轉型的重要亮點。
展會現場,三元煤業膏體充填連采連充與覆巖離層注漿項目、智慧礦山應急儲能供電集控系統、礦用應急排水車等沙盤模型、創新技術吸引了眾多參會者駐足觀看、咨詢交流。晉能控股集團展區通過企業宣傳片、燈箱展板、實物產品、裝備模型、視頻及現場講解等方式,全面展示了企業在智能礦山建設、綠色安全開采、清潔能源開發、“9+9”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煤機裝備及光伏產品制造等方面取得的創新成果。
本屆能源博覽會首次設置綠電展區,集中展示全省推動綠電資源就地轉化、產業低碳轉型以及7個綠電產業園區建設情況,同時展示綠色低碳轉型方面的技術、產品、案例等,豐富拓展我省綠電應用場景,吸引更多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落戶山西。
國際展區內,特斯拉、ABB、殼牌、霍尼韋爾等10個國家30家國際企業參展。“我們帶來的氫能儲運技術,正與山西企業洽談合作。”一家企業工作人員表示,山西的產業基礎與轉型決心,使其成為國際知名企業的重要合作目的地。
能源科技創新展區聚焦能源轉型9條實踐路徑,以重大平臺、重大成果、重大示范工程為主要展陳內容,展出我省近年來多項能源科技重大創新成果,呈現了全省能源科技創新的顯著成效。
務實致遠
成果落地里的“轉型速度”
9月28日,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能源科技成果路演活動成為“重頭戲”。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等單位帶來的18項成果依次亮相,項目團隊負責人從技術優勢、應用場景、市場前景及合作需求等方面進行了全方位闡述。
在簽約儀式上,中國科學院山西煤化所與華電山西能源有限公司、萬榮縣人民政府,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與山西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清華大學山西清潔能源研究院與山西航天工業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省檢驗檢測中心合作簽約。
一組數據令人振奮:今年1月至8月,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是去年同期的6.8倍,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大幅提升,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取得積極成效。
這樣的務實合作無處不在。論壇期間發布《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競爭力報告》《山西省加快能源轉型著力點專家建議報告》等系列報告,在氫能、地熱等領域推出一批典型案例,后續集中支持一批優質項目、先進技術、中試成果在我省落地,確保論壇成果轉化與我省發展實際深度融合。
9月28日,山西省能源轉型和綠色發展專場推介會在省城太原舉行。13個簽約項目涵蓋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儲能、傳統產業升級改造等領域,總投資達125.6億元。
9月28日,綠色轉型金融服務對接活動舉行,現場推動浦發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與相關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簽約金額達11.7億元,切實以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實體經濟,助力山西產業綠色轉型升級。
近年來,山西作為我國煤與煤層氣共采主戰場和示范區,積極探索并成功實踐“先采氣后采煤、采氣采煤一體化”新模式,有效推動了資源規模化、集約化開發。中國煤炭地質總局黨委副書記、局長馬剛表示,將全面深化與山西省戰略合作協議的落地落實,進一步加強同各有關市、各相關業務廳局、各大能源企業的溝通協作,充分發揮好央企“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三大作用,積極投身山西煤與煤層氣共采產業鏈供應鏈建設。
能源革命不是朝夕之功,需要技術、資本、人才的長期積淀。從政策層面看,《山西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等一系列法規的出臺,為創新成果落地保駕護航;從市場層面講,298座智能化礦山、超50%的新能源裝機占比,構成了技術應用的廣闊場景。
9月28日,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落下帷幕。這場盛會的背后,是山西能源轉型的加速奔跑。從思想共識到技術突破,從企業合作到生態構建,三晉大地正縱深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構建新型能源體系,在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續寫新輝煌。(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