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運轉,機械轟鳴,數臺自動導向車裝載著產品往來穿梭。近日,記者走進泰山玻璃纖維(太原)有限公司短切纖維車間,眼前是一派忙碌有序的生產景象。公司生產部部長劉運恩介紹道:“這個車間總共有6條短切纖維生產線,目前投入使用的是1至4號生產線,每條線年產能在3萬噸。5號和6號每條線年產能在2萬噸。”

位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陽曲工業園區的泰山玻璃纖維(太原)有限公司“年產60萬噸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生產線項目”(簡稱“泰山玻纖項目”)首條生產線于2月15日點火投產。這是“重大項目建設年”行動開展以來,我省投產的又一標志性轉型項目,全面建成后,將成為國內主要的綠色環保高性能玻璃纖維智能制造基地,打造全球玻纖行業“燈塔工廠”亦將邁出重要一步。
泰山玻纖項目由中國建材集團旗下泰山玻璃纖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規劃用地855畝,計劃總投資70億元。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二期各建設2條年產15萬噸高性能無堿玻璃纖維池窯拉絲智能制造生產線,主要開展直接無捻粗紗、合股紗、短切纖維、長切纖維及針刺氈等各類玻璃纖維制品的生產制造,合計年產能60萬噸,預計達產后年產值36億元。其制品因輕質、高強、耐腐蝕等特性,廣泛應用于船舶、汽車、風電葉片、建筑等領域。“項目于2023年7月開工,截至目前43個單體建筑中33個已完工,周邊水、電、氣、路等配套保障也已全部到位。一期第2條生產線預計年底建成。”泰山玻纖副總工程師王振水說。
在原絲質檢室,兩個機器人手臂正在不停拿取檢測樣本。“這里主要是檢測原絲的可燃物和含水率。我們的檢測量特別大,每天約有500次質檢取樣。使用機器手臂可以大大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劉運恩說。泰山玻纖項目以低碳生產、智能制造、綠色環保為宗旨,圍繞“產業高端化、產品多樣化、市場國際化”發展戰略,創新發展模式、優化產業結構,在玻纖復材領域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項目在建設過程中使用了許多新材料,包括泡沫陶瓷保溫板、VIP真空絕熱板、高密度玻纖保溫板等,生產效率、節能環保達到了更高水平。”公司董事、總經理陳峰清介紹說,項目還采用了泰山玻纖自主研發的節能環保玻璃配方、純氧燃燒技術,以及基于大數據、云計算與AI技術的全流程智能裝備技術,人均勞動效率提高50%,產品質量及工藝性能也顯著提升。
為確保項目順利開工投產,陽曲工業園區堅持陣地前移、一線作戰,在用地保障、手續辦理等方面持續發力。2024年以來,由陽曲工業園區全面統籌,山西轉型工業園區集團有限公司與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合成生物產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協同合作,全力強化要素保障,啟動了市政道路、供水、供電、供氣等11個要素配套工程建設項目,并于當年6月30日圓滿完成建設任務,為項目如期投產奠定基礎。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亦提供了專班制、全代辦的優質高效服務,全力支持項目做大、企業做強、產業做優;同時,積極發揮該項目的龍頭引領和橋梁紐帶作用,推動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加快打造千億級合成生物全產業鏈集群。